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材料

2025年10月09日 15:22作者:行政办点击:[]次


一、学院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现有法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和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均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当前,学院建有四川省全面依法治省理论研究培育基地、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共建基地、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天府粮仓”法治研究中心等平台基地,并建设全国农业院校优秀教材1部、省部级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全省唯一法学类高阶课程1门。

二、导师队伍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8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49人,海外留学背景10人。学科点聘有法律硕士生导师18人,社会工作硕士生导师8人。专任教师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全部具有法律及社会工作行业实践经验,并具有行业实践兼职身份。当前,学院已在司法部门、律师行业等领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十余名专家担任校外导师,有效壮大了我院硕士培养的师资力量,为培养高质量硕士研究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人才培养

学院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构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法律硕士学科点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设有民商法、经济法、司法制度三大方向,积极拓展传统民商法和经济法领域的研究和教学,立足司法实践,开展司法制度研究与教学,并结合乡村振兴、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充分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形成以法为本,多学科领域并举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社会工作硕士学科点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聚焦农村社会服务和城乡社会治理特色方向,课程覆盖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政策法规等核心模块,同时分设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区治理社会工作等专业方向。

四、科学研究

 

学院学科点建设以“打造一支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的、特色鲜明的科研队伍”为目标,形成了“农业与农村法治创新”、“刑事司法”、“社会治理与创新”三个研究团队。教师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起草各级各类地方性立法10余项,主持编制社区发展规划10余部,获各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近20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编写教材近20部。

五、社会服务

学院高度重视以校地合作新模式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广度,设有“法治实践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支持中心”两个社会服务团队,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一)法律硕士学科点教师聚焦基层治理、地方环境立法等领域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多位教师担任四川省法学会资源与环境法学会等省级法学会各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等职务,并兼任十余个地方政府、机关咨询专家。近年来承担了10余项省、市立法调研及起草项目,部分立法在全国具有首创地位,6篇智库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还与雅安人大、成铁中院、眉山中院等20余家政府单位,泰和泰、明炬等20余家律师事务所合作建立实践实习基地。


 

(二)社会工作硕士学科点教师自2008年起,主持参与联合国、国务院等委托的30余项服务项目,资金超1300万元,服务逾万人,为全国参与灾后服务投入最多、类型最广、时间最长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教师曾获“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表彰及全国社会工作教育精准扶贫项目二等奖;此外,教师开展社工培训30余次,受训学员超4000人,承接芦山地震灾后社会重建重点项目之一的“雅安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项目”,在2年内培养1500名本土社工人才,系全国地级市最大的单笔购买社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项目。

六、就业情况

 

近五年,学院研究生就业率均为100%。10%左右的毕业生升入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学府就读博士研究生,8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国企、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

七、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035101

法律(非法学)

全日制

035102

法律(法学)

全日制

非全日制

035200

社会工作

全日制

详见四川农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https://yan.sicau.edu.cn/info/1025/11785.htm

八、咨询方式

咨询地址:

雅安校区文法楼7-110

咨询电话:0835-2882644,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