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4.20川震"灾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分论坛二召开

2017年05月13日 10:04作者:文/代文宇 图/汪定一 邹强点击:[]次




512日下午,以“自助·共助·公助”为主题的分论坛二在老区逸夫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多个学校的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学术上的成果,提出了一些发展问题,一些学校的同学以及组织机构慕名前来。

论坛会上,西南石油大学在读研究生廖丽娜就“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社区防灾减灾的意涵和策略”进行专题分享。她从研究目的、社区防灾减灾现状、可持续发展综述、以及可持续发展下社区防灾减灾的意涵和策略五方面展开。她认为在可持续性发展语境下思考社区防灾减灾有利于形成社区防灾救灾内动力,促成社区综合防灾救灾能力提升;有不同的策略从行动上指导社区防灾救灾工作。

邓湘树做了题为“芦山地震中的公共社区建设”的专题分享,报告详细从公共社区的概念、本质入手,阐述了创建公共社区的原因及策略,鞭辟入里,内容翔实。

张和清接过话匣,开始了“知识的集体生产与生命共同体建设”的话题。他以救灾的高潮和灾后服务的低谷,解释了建设灾害网络的缘由,提出了灾害网络的使命和核心价值,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齐华栋就这种网络展示的成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期间,黄志辉和张和清还就“情怀和技术”展开了讨论,让在座的人员感到学术的趣味。

紧接着,位慧博做了题为“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介入策略分析”的报告,他从“社会工作灾后介入优势”“存在的问题”“介入策略”等多方面阐述灾后重建介入的重要性。

任昌蓉就“紧扣群团改革,坚定探索实践”的主题,细致介绍了在灾难应急状态下应运而生的雅安群团中心,形成的适合雅安本土情境的模式。

在本土组织的发展中,高思发有他自己的思考,他以“中国心志愿者团队的发展历程色现状”为例,描述了机构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同是致力社工一线工作的还有这样一些人。吕小英以“成都心家园驻芦山社工站“心力”乡工培育计划的案例梳理”为线,探索到从帮助到自助的意义。殷刘倩以安置区综合服务项目“活力蓝帐篷”为服务案例,分享了中国灾后重建行动学习网络。

时间慢慢流逝,第二轮提问环节氛围热烈,接着,周甜基于“无国界社工八一康复中心5.12地震致残伤员的跟踪访问”,分享了汶川灾后全人康复的中期追踪研究,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启发。

学院为此次学术平台建设和对外交流做了大量充足的准备,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论坛,推动着专业的发展和学院建设,也必将在实践中实现政府、社会和民众等的良性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