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稀声情永存 社工系师生川震十年风雨路

2017年05月11日 15:25作者:刘玉琪 李慧慧点击:[]次



   

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到4•20芦山大地震,从汶川到芦山,从映秀小学社工站到雅安儿童友好家园,从四川灾区基层干部心理援助到雅安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到李嘉诚基金会……三千多个日日夜夜,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旧貌换新颜:受灾群众安居乐业,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灾区的点滴的改变过程中我校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师生从未缺席,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朴实行动谱写着一曲人间大爱之歌。

    艰难初探 积极投身灾后服务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工系师生立即行动起来,开始思考着如何运用专业知识介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去。作为承担的第一个灾害社会服务项目——四川灾区儿童保护,他们以救助儿童会(STC)在灾区建立的“儿童友好空间”为服务场所,以“游戏导向”课程为基本框架,通过开展儿童参与和儿童主导的服务性活动,初步探索在受灾和救灾过程中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和需求。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深度参与,从最开始仅针对儿童或灾区基层干部的单一化人群服务到2009年开始第一次尝试在绵竹市清平乡和汶川县、映秀镇分别小学建立固定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社工系师生从最开始的短期性、单一化的人群服务转向了长期性的社区服务探索,他们不再仅仅关注特殊人群服务,更着重思考整个灾后社会的发展与重生,如在绵竹市清平乡社工站开展的“汶川地震灾后社区与生计重建项目”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生计项目来满足社区发展的短期需求和长期发展,通过探索和发展社区的能力来应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最终建立起一个适合本土情境的“资产为本”的灾后社区重建与发展的崭新模式。
  社工系师生在清平乡社工站坚守长达5年,先后服务1200余户、5000余名居民,开展了7个类型、19个子项目活动,内容涵盖了灾后社区服务的所有板块和服务类型,其中尤其在轻钢生态房建设、社区口述历史、“青储未来”(资产储蓄)、旅游生计合作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灾后重建需要各方专业力量介入,而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却更加广泛,介入时间也更为持久。在紧急救援、过度安置、灾后重建等各阶段都需要社工的参与,我们不仅仅是倾听者、陪伴者,更是灾后社会重建的执行者和参与者。”现任法学院社工系系主任齐华栋每每谈起社工师生在参与汶川灾后重建工作的点滴时内心都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地震虽然震塌了我们的房屋,大家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川农大社工系师生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释放情绪,减轻压力,他们还帮我们重建家园,重新规划新生活。”曾参加过朱雨欣老师、齐华栋老师督导主导的映秀妇女农家乐合作社的谢惠芬至今对社工系师生还念念不忘。

  深度思索 助力灾后社会重建

有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实地经验和2010年玉树地震的实战参与,2013年的芦山地震,社工系师生开始以更加专业、科学的服务介入到灾后重建工作。

2013年芦山地震后,“社会重建”第一次在中国国家灾后社会服务重建规划中被响亮提出。为应对灾后社会重建的人才需求,省政府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中要求雅安灾区在2年时间内培养1500名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经过公开招标,我校社工系凭借其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救灾经历,PK掉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强劲对手,最终独立承担下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灾后单笔地方政府购买社工人才培养项目。两年14期的培训,他们为雅安地区培养了1000名初级社工人才、460名中级社工人才、30名高级社工人才和10名督导人才,有效回应了雅安地区灾后社会重建的现实需要,增进了雅安地区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社会力量,同时,亦直接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在回应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责任担当和现实途径。

  

从汶川到芦山,社工师生灾后社会服务的面持续拓展,从最初的社工+社工,社工+基金会的合作模式逐步朝社工+多专业多领域合作迈进,他们开始与建筑、教育、心理、规划、卫生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展开合作,从单一的人群服务逐渐向“减灾、防灾、应灾”的一体化体系拓展。面对西部农村社区的减灾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减灾能力薄弱、自救-互救体系缺乏等现实问题。在李嘉诚基金会、壹基金的资助下,社工系开始探索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减防灾示范)的建设,以此提升社区自救互救能力,构建起农村社区软硬件配合的新型综合减灾体系。
  “绿根川农大中大香港理工四川社工站”在上里镇庙圷村开展的“老院新生”项目更是社工师生在灾后社区重建的一次有力探索,他们通过打造社区公共空间,搭建社区互助平台,并通过文化整理、社区教育的方式,激活社区力量,重新唤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并将影响辐射到周边社区。如今的上里镇庙圷村,绿树映衬着一排排橙红色的小洋房,洋房的后面是成片的茶园,在雨水的浸润下,茶苗吐露新芽。
  在参与灾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专业督导类的工作之外,社工系更以行业专家的身份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同参与到由民政部等多家单位牵头的“4.20芦山地震社会心理影响及社会服务需求”、“壹基金4.20芦山地震灾后项目”、“扶贫基金会雅安灾后重建成果”等灾后项目的评估工作中,这不仅仅是对社工系在灾后重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学校在服务地方灾后重建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10年来,社工系先后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国家计卫计生委、中国民政部等政府部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香港马会、台湾彩虹爱家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等国内外境内外大型基金会,大型NGO组织以及香港理工大、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展开20余项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合作,累计资金达到1200余万元。

  提炼升华 救灾经历反哺人才培养

汶川地震后,时任社工系副系主任的朱雨欣就在思考如何把灾害社会服务的经验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他们开始摸索着在服务手段、领域、形式等方面扩展灾害社工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

芦山震后的第二天,朱雨欣和齐华栋老师就连夜深入震中芦山,从居民真实需求、政府需求、专家专业等角度广泛收集信息。“同学们现在不能直接去灾区,不能给灾区添乱,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朱雨欣反复告诫急切想进入灾区服务的同学们。“自然灾害与社会工作”、“灾后前期介入和儿童服务”、“灾后心理救援注意事项”、“重大灾难紧急救难工作者资源手册”、“抚慰同心培训手册”等一份份资料送到了同学手中。系里也先后邀请到香港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社会服务组织的专家们来到学校对同学们展开灾后医疗、卫生、预防、心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老师告诉我们,地震发生后一周都是专业人士的救援时间,而我们开展服务最好是震后15天,等灾民们生活开始稳定下来后才进行,我们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就贸然进入灾区。”2010级的史朝勇现在回忆起参与芦山震后的服务都充满了感情。
“5.12地震时自己是个高中生,虽然很想为灾区做点事,却像只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做什么,而现在能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到灾区发挥作用是我最开心的事了。”2009级的柏娟至今难以忘怀那段让自己铭刻一生的记忆。
  

“在参与灾区一线救援工作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远远不够,但是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当年参与芦山灾后服务的2010级夏小淳说道。

  

依托从汶川地震开始的年灾害社会服务经验和芦山地震灾后社会重建实践探索,社工系把灾后社会服务的经验反哺到人才培养上,逐步将灾害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特色从实践教学拓展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一方面系里率先在国内将《灾害社会工作》列为专业课程,老师们更是广泛采用建立在灾害社会服务基础上的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影像发生等教学手段。老师参编的灾害社会工作教材有2部,2名老师参与到民政部牵头的“灾害社会工作”课程开发中,社工系也成为了中国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首届“灾害社会工作委员会年会”也即将在我校举行。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创新创业实践、各类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也全面结合灾害社会服务实践经历,从2012年至今,已连续4届超过40%的毕业生在灾区相关单位实习,毕业论文与灾害社会服务相关超过35%,学生参与灾后社会服务项目达到21项,其中2012级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的“雅安市灾后儿童全人健康教育项目”更是获得“中国社会工作杰出实习项目奖”,该奖项是国内最高层次的专业奖励,目前仅有8所学校学生获得。

时任四川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的李登菊也曾专程来校调研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对学校社工人才的培育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认可。

经过近10年的漫长摸索,社工系现已初步建构起了“双融共进、四位一体”的灾害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2016年随着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部结束,社工系在灾害社会工作领域已居全国领先位置,“灾害社会工作”已正式成为社工系的专业特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灾后重建与社会服务,川农社工人永远在路上。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排查

          
                                   脆弱人群应急预案编制

          
                                      儿童教育:自然体验

          
                                        亲子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