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一直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而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四川省在“十三五”期间,也确立了380余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宏伟目标。
7月20日,为了解富顺县赵化镇城乡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反映其对扶贫政策的意见和心声,为政府决策提供解决措施,学院星尘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当地的低保户情况开展深入调研。
经过明确的分工,队员兵分三路分别去往了果村、苏坝村、花园口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
炙阳之下,罗刚易与王曼佳小组穿过一条条狭窄的巷道,走进一位低保户的家里。老人因患上了美尼尔综合症每个月都要到镇上的药店买药粉吃,原来只能依靠退休金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活,但是后来申请到每月150元的低保金,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老人在填写问卷的时候特别细致,在回答“您家的劳动力通过哪些途径就业”这个问题时,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镇上对就业创业扶贫的力度还不够大,希望政府能够多提供一些技能培训和创业贷款方面的服务,我们也希望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而不是光依赖政府。”
郑宇小组调研过程中碰到了一位是精神病患者的低保户。队员们穿过前厅,在黑暗之中看见楼梯上有一个人影在瑟瑟发抖,不敢出来见人,“这是我家娃儿,我家娃儿已经38了,说出来不怕你笑话,现在他吃喝拉撒什么都是他妈妈在照顾”,年迈的父亲眼中噙满了眼泪,望着队员们说道。他的父母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但是前几年大哥因患癌症去世,还给两位老人留下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
调研临近结束时,遇到一位正在荔枝园劳作的孟大爷,通过交谈,他说这几年村里通过产业扶贫让很多人脱了贫,望着荔枝树上挂满了“妃子笑”,他深情地向我们诉说,“正是因为国家现在有精准扶贫的政策,我们的生活才有了大变样,我们村里人的命运才有了改变。”
实践队一整天调研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照片和问卷记录困难家庭生活、发现问题,同时也看到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精准扶贫的丰硕成果。队员李坤满怀感慨地说道:“通过走基层、下乡村、走进农民,让我们看到中国最下层家庭的现状,也发现了问题,这种经历真是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