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学子走进彝族村寨:放学路上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2018年08月21日 08:52作者:高馨 哈日阿支木点击:[]次


2018年7月,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民政部、省民政厅、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支持,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实施的社会工作教育扶贫计划开始启动。“川农社工”以凉山州雷波县马湖乡为区域,开展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试点。此次暑期活动以“放学路上”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 “放学路上减防灾”、“放学路上防性侵”和 “归趣”。“放学路上减防灾”和“放学路上防性侵”旨在增强农村地区儿童安全教育,提升儿童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归趣”希望孩子们分享放学路上的感动与快乐,增进对生活“乐与美”的理解。

仲秋八月 相聚马湖

8月15日,“放学路上”首次活动于马湖乡大杉坪村农民夜校举行。大杉坪的清晨,在初生的阳光里,我们与这些孩子们相聚。孩子们害羞得像含羞草一样,在彼此影子相触的那一刻,他们很快“卷缩”起来,远远跑开,躲在角落里,眼睛里却充满好奇。

经过小组讨论分工后,有的小组成员用彝语和这些孩子打招呼、邀请他们参与游戏,其他小组成员在一旁示范游戏的玩法,原先躲在角落又充满好奇的孩子慢慢靠近我们,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游戏中来。小小的沙包在蔚蓝的天空划出一道道弧线,将小组成员和孩子们连接在一起,空旷的广场映着大家往返奔跑的身影,孩子们的身上没有对艰苦的生活的不甘和不满,即使穿着最简单的凉鞋或者赤脚行走于地,也不影响他们的速度,他们身上依旧激情满满,静谧的山谷中回荡着大家的欢呼声和笑声。

放学路上 安全教育

小组成员在室外活动中与孩子们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之后,将活动地点转到室内,围绕“放学路上减防灾”放学路上防性侵”、“归趣等主题开展活动,通过PPT讲解知识,以问卷和情景剧的方式了解活动效果、巩固孩子们所学知识。

活动第一个环节为“放学路上的减防灾”,小组成员带孩子们了解雷雨、火灾、地震的防护知识后,引导他们共同了解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守则。“放学路上靠边行,遇到车辆要避让;乘坐车辆讲文明,不搭乘陌生车;遇到事故不慌张,沉着冷静求帮助。”为巩固活动效果,还向孩子们发放了问卷并检查他们的回答,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讲解正确做法。

而第二个环节是“放学路上防性侵”,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认识、辨别并了解如何应对性侵。小组对男孩和女孩分别做了防性侵教育,分性别教育便于让孩子们了解自己与‘他/她’的身体部位的不同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树立“隐私观念”。活动还通过呈现“四种警报”的场景,扮演坏人‘伤害’孩子,让孩子们应对解决的方式巩固讲解效果。在活动中,女孩子比起男孩子更为害羞拘谨,但在小组成员的引导和解释下,女孩子们从最开始的害羞躲避,转变到后来的专注认真。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前两个环节的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带领孩子们进入“归趣”环节,共同寻找和发现放学归家途中的奇闻乐趣。这一环节的活动气氛轻松愉快,整个活动室笑声连连,快乐蔓延,孩子们争先恐后分享放学路上的趣事。上学路途遥远,女孩子三三两两走在一起,伴着歌声回家:“我们女孩子都喜欢边爬山边唱歌,我们会唱很多歌曲,累?我们只觉得很快乐。”;蝉噪林更静,夏日里特有的森林之声是树林里的蝉声,淘气的男孩不仅喜欢捉树上的蝉玩,还喜欢把蝉拿来烤着吃。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笑着说:“我喜欢捉蝉,蝉可以吃的,我们有时候会吃,我觉得味道还不错”;穿过丛林小道后,已经能望见自家的屋檐了,回家的路途仅剩一段平坦宽敞的公路,“我们一起赛跑吧,看今天谁先跑回家”,在某个孩子的提议下,孩子们争先向前跑去,摔倒了也不会哭泣,爬起来继续向前跑。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此次彝区安全教育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留下的是闪光的记忆与满满的感动,活动的初衷正如《热风》里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小组成员希望通过“放学路上”系列活动,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孩子们的世界里有更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