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社工学子三下乡:走进彝族村寨,呵护儿童安全成长

2018年08月18日 08:45作者:陈丹 程明珠 曾贵香点击:[]次


2018年7月,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民政部、省民政厅、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支持,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实施的社会工作教育扶贫计划启动。“川农社工”以凉山州雷波县马湖乡为服务区域,开展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试点。为提高儿童放学路上的安全意识,培养儿童发现自然乐趣的眼睛,8月17日“放学路上”团队来到了大水井村开展活动。

路途艰险,减灾防灾要筑牢

彝族地势陡峭,孩子们上学往往山多路远。为帮助孩子们规避放学路上的风险,学会自救互助的方法,活动第一课堂以宣讲为初始,围绕“放学路上的减防灾”的主题从 “防地震、防滑坡、防雷电、防山火和交通安全”五个方面展开ppt讲解。在生动的减防灾讲解结束后,志愿者们孩子们分发了提前准备好的试卷,通过答题方式验收教育的成果,加深孩子们的记忆。成员们期望通过减防灾安全教育,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减轻安全隐患,助力孩子们安全成长。

儿童保护,性侵教育值得重视

今天的第二堂课程是—防性侵教育。在落后的山区,男女之间的隐私意识还很薄弱。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性知识,志愿者们将男孩女孩分开授课,通过“我从哪里来”、“身体信任名单”、“5种身体警报”、“情景模拟”等环节,向小朋友们传授相关知识。听完课程后,男孩子纷纷表示,“女孩子的裙子是隐私,不能乱掀。”女孩子们也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后除了我信任的人,别人都不能碰我的隐私部位,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通过本次的防性侵教育,向孩子们传授生理知识,让孩子们学会保护好自己,不再谈“性”色变 。但是,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而言,一堂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学习,也需要社会共同做好性教育。

童言稚语,归途趣事引笑语

第三课堂叫“归趣”。何为归趣?即放学路上有趣的事情。志愿者们邀请小朋友们分享放学路上的趣事。“我们会一起唱歌,就唱老师平时教的歌……”“我们不怕蛇,还会一起打蛇呢……”“我们最喜欢比赛跑步,一路就跑回家了……”孩子们的分享让教室里飘满了笑声。

“归趣”的分享旨在引导孩子们发现放学路上的乐趣,忘记漫长路途的艰辛,能够开心往返在放学路上。“姐姐,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啊?我们在这里等你们。”孩子们冒着雨把志愿者们送到了村口,依依不舍挥手告别。

此次活动让团队成员明白,儿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更要关注心理上的发展。今后团队还将继续多方实践,助力彝族孩子身心健康。

孩子们回答自愿者的提问 耿哲摄

 

 

志愿者为孩子批改试卷 李英摄

志愿者为孩子讲解防性侵知识李英摄

志愿者和孩子们留影纪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耿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