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严峻就业形势,为贯彻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工作调整,在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关键时期,实施“四个举措”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全院联动,抓好“一把手工程”
学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部署学院就业工作。党委办公室负责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系设立就业工作小组,动员全系教师、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等投入到就业工作中。自今年1月起每周召开就业推进会、就业困难帮扶工作会、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研讨就业难题和就业对策。制定并实施《毕业生就业推进方案》《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全院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重视就业、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氛围,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推进。
拓宽渠道,强化“二元阵地建设”
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考研与就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5月18日,学院举办了“学风铸魂·榜样引航”考研就业经验分享会,围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努力方向”、“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合理规划时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打下坚实基础”三个主题,为全体同学分析考研和就业形势、指导学习方法,搭建向优秀毕业生“积极取经”的线下交流平台。
以“学院-小班-公众平台”三级联动为基础的线上就业服务模式全面建立,精确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日日清”、就业状况“周通报”。“云招聘”“云服务”“云帮扶”持续开展,学院“职绘工作室”专线辅导毕业生党员,充分激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帮助班级其他同学就业,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交流合作,构建“三级驱动体系”
学院大力推进“院班互动、校院联动、院企拉动”的“三级驱动”体系。设置毕业班就业服务联络员,实时向学院反馈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动向,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更新“2021年法学院单位信息库”,点对点联系用人单位,推进院企合作,链接校友资源。组织参加3场大型校区双选会,邀请企业26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举办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对口就业机会。
教帮结合,实施“四类专项工作”
“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一村一大”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宣讲,推进就业观引导工作,激励毕业生投身国家基层建设;建立学院职业发展师资库,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等,实施就业目标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就业意识、明晰职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压实班主任、导师“双重主体责任”,关注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落实就业心理疏导工作;实施“一人一案”结对帮扶,建立就业帮扶台账,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促进学院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人等共计160名毕业生就业,抓好就业帮扶工作,现已实现101人就业。学院四类专项工作协同推进,加强学院就业氛围。
截至5月26日,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64.51%。未来,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好就业推进“精准棋”,全力打好就业工作收官战;分年级做好就业宣传引导、培养就业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做好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摆渡人和护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