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下帷幕。学院参赛作品《追忆张思德初心·践行为人民服务》在学校入围的56支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红色专项赛道省赛一等奖,《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于成都市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在全省入围的80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省赛二等奖。
“追忆张思德”团队成员由来自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和法学专业的10名同学组成,刘建平任指导老师。团队以“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为出发点,通过参观张思德纪念馆、走访张思德故居,深入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所蕴含的任劳任怨、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本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进一步挖掘当代为人民服务精神现象,探索张思德精神在当代的传承情况。项目最终形成了一篇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拍摄了一支引人共鸣的影像视频,并在学习强国、中青网、中红网等平台发表学习感悟,投递相关视频至B站进行广泛传播。项目团队还开展了线上线下百余人参与的张思德精神分享交流会,团队成员深入基层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鼓舞和激励青年学子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红色精神。
“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团队成员由来自社会工作专业的5名同学组成,山国艳、胡家琪任指导老师。团队在对理论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根据成都市的“三圈层”抽取样本进行实地调研。从社区治理中的各大主体出发来总结成都市在社区治理中的经验智慧,清晰阐述了各主体的角色任务,以及主体之间的联动模式,最后从主体的角色界定和联动过程中提炼出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居民、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社区居民等多个主体构成的“一元多核”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为各地推动社区治理改革发展提供借鉴。项目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被9个区职能部门、街道办、社区采纳,作为受邀项目参与2020年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西南地区年会做相关报告,已发表2篇相关论文。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本届“挑战杯”竞赛专设红色专项赛道,在建党百年之际,鼓励大学生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学院高度重视“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的指导、孵化与培育工作,自本学年起,学院积极开展三场双创俱乐部赛事宣讲活动,覆盖人数过千人;筹建双创师资库,邀请专业教师对学院项目进行评审指导;结合寒假社会实践组建45支实践团队,打造“实践+双创”项目团队培育模式。本年度,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再获佳绩,“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院获得校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学院积极推进项目传承,社会工作系系雷凤姣团队的《大鱼影像公益传播机构》斩获省赛铜奖。目前,第七届“互联网+”赛事第二阶段正在进行中,第一阶段学院项目报备基数已远超校划指标。
在学院的指导带动下,同学们的实践锻炼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接下来,学院将制作双创比赛宣传册,梳理优秀赛事案例集,加强双创俱乐部建设,营造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在比赛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双创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追忆张思德”团队

“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