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21年“菁蓉杯”四川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在西华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大赛由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举办,西华大学、成都市郫都区知识产权促进服务中心承办,吸引了包括我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20所高校积极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法学学子连续两年夺得该项赛事的冠军。
响应知产强国建设 激发赛事参与热情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四川省知识产权强省战略,我院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进校园工作,于10月上旬成功举办四川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校内预选赛。
校赛共吸引来自10个学院33个专业的394名同学参与,400余名同学赴现场观摩,起到了培养大学生知识产权专业技能的正面导向作用,激发了同学们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热情。最终,来自法学专业的韩中远、季姚、逄雨竹同学在校赛脱颖而出,组成我校代表队继续参加省赛的角逐。
齐心协力积极备赛 从容应对疫情挑战
学院高度重视此次以赛促学、实践育人的机会,委派法学系李军妍老师、耿鹏飞老师进行全程指导。由于疫情反复,比赛形式在赛前一周由线下改为线上,赛制发生大幅变更,赛程安排更为紧迫。面对学习任务繁杂、比赛规则变化和疫情影响的多重挑战,团队师生齐心协力、攻克难关,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备赛。在法学系的组织协调下,师生兵分三路:教师负责把关专业知识以及对外联络,学生干部及后备队员梳理相关材料、建立题库,主力队员则将训练计划细分到每日,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准备中,确保备战工作稳步扎实推进。
此外,学院还特邀我校校友、知识产权领域资深律师谢执胜先生进行赛前培训指导。谢律师从实务角度出发,着重培养参赛队员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理清答题思路。在日复一日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之中,参赛选手理解法律知识、分析争议案件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自信从容解题答辩 不忘初心再获佳绩
线上比赛受网络延迟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多,且决赛中的案例分析题案情复杂、设问诸多,需要团队在抽取赛题后的一天内完成案例分析,提交包括解题答案、起诉状PPT在内的完整书面材料,且进行线上现场答辩展示。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参赛选手内部迅速形成分工,有条不紊地将任务一步步向前推进。
“118备赛教室彻夜亮着的灯代表了我们的坚持。”备赛结束后韩中远同学这样表示。凭借着成员间的相互配合与互相完善,团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且扎实地回应题目中所有的任务,取得了92.9分的好成绩,在所有参赛学校中排名第一,蝉联一等奖。赛后,评委会主席、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杨丽庭长高度肯定了我院法学系参赛选手的表现,并勉励各学校学子坚持知识产权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据悉,近年来我院法学系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中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符合学院特色的“三全育人”优良学风建设浓厚氛围。不仅在知识产权竞赛中蝉联冠军,也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四川省模拟法庭竞赛、创新创业赛事等多方面屡创佳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未来,法学院将更多地引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型大赛,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响应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号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