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承法启明”实践队13支支队的199名学子以“承法助法治,启明兴三农”为主题,开展普法宣传、法治调研、下乡支教等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力争用行动宣传法治思想,用真心服务奉献基层。7月15日,已完成走访四川省雅安市等8省24市,共计65个乡镇基层单位,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
承法求实,普法以诚,“普法宣讲”推动建设法治社会
学法以立身,用法以维权。“承法启明”实践队设立“法律进学校”“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公司”三大普法宣讲主题,以法治之声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承法启明·索玛言法”支队7月1日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利用法学专业优势,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民法典》的理解与应用”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课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有了更具体、更准确的认识,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据悉,“承法启明·索玛言法”团队此前已成功入选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普法工作任重道远,帮助青少年扣好法治观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承法启明·红星食安”支队来到雅安市科技馆、土桥社区等地,融合“两弹一星”精神、普法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实践中,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食品安全法律,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据悉,“承法启明·红星食安”团队此前已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
“承法启明·law英缤纷”支队则与成都市企业合作,开展“法律进公司”系列普法活动。宣讲活动结束后,农民工们表示,对于如何运用法律途径解决务工纠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团队开展“法律进公司”的普法活动现场 张铭凯/摄
启明兴农,知法以衡,“法治教育”推进乡村法治振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承法启明·童心向党”支队来到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土桥社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等主题课程。课程结束后,单位负责人表示,团队的普法教育课程深入人心,有力推进了当地法治教育的专业化。据了解,“承法启明”志愿服务队此前已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承法启明·启明”团队与雅安市教育局等单位达成合作,开展法治教育、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学。教学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从法治教育中汲取法律智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文化精神,团队收获了丰富的成果。据悉,“承法启明·启明”团队此前已入选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团队、2023年创益中国团队。
“承法启明·以法护苗”团队近期来到雅安市科技馆,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理解与应用、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探究学术研究,已走访雅安市青元村等8个乡镇,近期于雅安市科技馆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团队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活动现场 聂梓亭/摄

团队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的活动现场 杨思琪/摄
政策引领,明法知情,在“基层调研与建设”中探究民情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实践调研中感悟国情民情,在基层一线深化法治认知。
宅基地改革小队围绕法学前沿问题——“宅基地三权分置”这一创新制度赴成都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始终走在农村改革前列的乡村,了解到宅基地登记确权等多个问题关键点。团队在调研当地宅基地流转现状后,共计形成两千余份有效问卷,凝练成调研报告并且成功反馈给当地政府、农民,让法学专业的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展现生机。
“承法启明·艺新遗熠”团队与雅安市友谊茶厂有限公司取得联系,深入雅安周边进行非遗藏茶传承及发展情况的调研。团队运用专业知识为当地藏茶的品牌宣传、线上售卖等环节提供新思路,助力当地藏茶产业发展。

团队调研非遗藏茶传承及发展的活动现场 杨梓翼/摄
“承法启明·碳循有理”团队联系雅安市多个乡村单位,让法治建设浸润乡村。团队运用专业知识回应生态文明语境下乡村的治理难题,结合法学知识,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为当地的环保保护、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新方向。
法治作为安邦固本的基石,更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保驾护航。今后,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承法启明”实践队将继续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争做“自讨苦吃”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