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特色实践项目

2023年05月19日 15:11作者:刘建平 审稿:唐薇点击:[]次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四川农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在教育教学中培根铸魂。在此背景下,学校从2021级本科培养方案开始增设了《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法学院紧密依托学院专业特色,根据“一院一策、一院一品”的方针,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劳动教育方式,着力打造学院精品劳动实践项目。

普法惠民暖人心,法律精神铸人间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法学院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的有关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劳动教育实践相结合,夯实本科教育基础,着力培养实务型法治人才。

法学专业校内外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校内开展专题讲座、模拟法庭竞赛、庭审进校园、校园法律咨询服务等实践项目;校外积极拓展实践基地,在幼儿园、社区等地开展以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为主的劳动实践。例如,在校外实践活动方面,以法伴童心,护幼成长为主题的幼儿园法治启蒙课,将法治教育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不仅提升了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也让小朋友们对法官、律师等职业身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在校内实践活动方面,法学专业学生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就业法律咨询服务”等实践项目。此类实践活动内容均与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一方面,让在校大学生了解新型消费陷阱,掌握消费维权途径;另一方面,法学专业学生通过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转介、普法宣传等形式,围绕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员工权益等方面向在校学生做耐心解答,提升了我校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助推法治校园的建设。

                                               




扎根基层,做好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2007年成立了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四川农业大学)。在成立之初就依托专业优势,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区域发展、农村反贫困、灾后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广泛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当下,社会工作专业把劳动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造具有社会工作服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

社会工作专业发挥专业所长,主要开展了“减灾防灾校园培训”“社工服务进社区,关爱一老一小”“减灾防灾课堂进校园”等劳动教育主题实践项目。在中小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中小学生讲解常见伤病的急救处理办法,包括心肺复苏急救办法和海姆立克法等。同时,512日防灾减灾日这天,在中小学开展地震避险大演练专题教育活动,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采取制作宣传册、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为社区居民宣传反诈知识,有效提高群众识诈、反诈能力,加强社区安全防范教育,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通过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增强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