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务大讲堂系列讲座:罗俊律师开讲“从司法裁判规则看建设工程的诉讼”

2025年11月13日 11:20作者:张艺滋 夺尔吉 吴维琪点击:[]次


11月11日下午,学院特邀校外导师、四川致高律师事务所主任罗俊作客法律实务大讲堂,在文法楼119模拟法庭作题为“从司法裁判规则看建设工程的诉讼”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唐薇主持,100余名在校生聆听了报告。

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唐薇副教授主持。唐薇表示,法律实务大讲堂是学院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培养机制,深化法学教育与实践融合,将生动的中国法治实践转化为高质量法学教育的重要平台。她介绍,罗俊主任不仅执业实务经验丰富,还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担任中华全国律协理事、省政协委员,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等职务。在建设工程实务领域颇有建树,本次专题讲座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司法裁判规则,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推动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的融合。

罗俊以“建设工程诉讼的特殊性与裁判规则的价值”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建设工程诉讼案件标的大、技术门槛高、审理周期长、服判率低等特点。他指出,建设工程诉讼涉及《民法典》《建筑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及各地司法解释,法律关系复杂,常涉及十余个法律主体,且存在大量如“挂靠管理费”“黑白合同”等疑难问题,亟需通过裁判规则统一司法尺度。

讲座中,罗俊围绕工程质量责任认定、“背靠背付款”条款效力、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等典型问题展开深度解析。结合“滴项建设有限公司与韩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等典型案例,阐释了施工合同质量纠纷中的过错责任原则。针对实务中争议较大的“背靠背付款”条款,系统梳理了“有效说”与“无效说”的裁判分歧。在优先受偿权部分,重点分析了权利性质、行使期限及债权转让后是否随之转移等争议焦点。

罗俊强调,建设工程诉讼律师不仅要熟悉法律条文,更要理解行业运作逻辑与技术背景。他以“刮腻子”等生活化场景为例,生动说明律师应具备将专业问题通俗化表达的能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有同学结合讲座中提到的建设工程诉讼“法律关系复杂”“技术门槛高”等特点,追问产业律师需具备的跨学科知识储备,罗俊主任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到:“对年轻律师来说,产业律师的深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泡在实务里学——比如你们现在就可以多关注最高法发布的建设工程典型案例,把裁判规则和课堂理论对应起来,慢慢搭建起跨学科知识框架。”

唐薇总结,“整场讲座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务操作,为同学们理解建设工程诉讼的裁判逻辑与律师执业路径提供了系统指引”。